新春将至南京市博物馆首展“虎”地名文物

      • 发布时间:2022-01-19 11:07
      • 作者:www.yfxzm.com

      1月18日,南京市博物总馆推出的“虎跃春来——壬寅虎年贺岁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正式开展。石棺虎、母子虎、刺绣虎、布艺虎……展览汇集了来自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等博物馆珍藏的120余件藏品;其中,数十件文物均是首次展出。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储希豪/文 赵杰/摄

      “虎”地名文物首次展出

      虎是亚洲独产的兽中之王,具有悠久的进化史。它生活于亚洲,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虎的故乡。

      古都南京一直与“虎”有缘。1993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科学家们在汤山葫芦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距今35万年以前的老虎左下颌化石。东汉末年诸葛亮到南京,感慨“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老虎山、老虎头、老虎桥、老虎巷、养虎仓、虎踞关……南京带“虎”的地名很多。六朝时期,老虎山是当时世家大族的墓葬地。老虎山以山形似虎得名,海拔66米,在鼓楼区上元门地铁站附近,是幕府山的一支余脉。东晋时,这里是世家大族琅琊颜氏家族墓所在,《颜氏家训》以“建邺旧山”称之。颜氏一族不但世为显宦,在文章、学术和书法等方面也富有盛名。这次展览,老虎山颜氏家族墓出土的滑石猪、陶樽、大陶耳杯等均首次亮相。

      除了老虎山的出土文物,虎踞关的出土文物也首次亮相。

      清《金陵四十八景》称:“洞不深奥,而群山环立,云光吞吐。近洞有宫氏泉,相传汉时已著。”“虎洞明曦”是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这次展览,观众可以从清代施葆生的“金陵四十八景”册页之“虎洞明曦”,一窥当年美景。

      “母慈子孝”看萌虎

      虎纹玉饰件、虎形插器、虎头盘口壶……这次展览,南京市博物馆捧出了和虎相关的“看家”宝贝。

      江宁上坊东吴大墓出土的虎形石棺座,气势威猛,是这次展览中体量最大的文物。细细看去,石棺座两端分别雕刻着龇牙咧嘴的猛虎造型,看起来有几分威武,也有几分呆萌。南京市博物馆策展人郭蓓介绍说,上坊大墓一共出土了3组六件相对横卧着的虎形石棺座。“一般六朝墓葬棺床都是采用砖质,上坊孙吴墓出土的虎首状石棺座国内罕见,这也可见墓主身份的尊贵。”

      和虎形石棺座一样,一亮相便代表身份尊贵的还有东晋时期的虎形陶帷帐座。郭蓓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该件文物是中央门外幕府山出土的,和它一起的还有虎形陶帷帐座。“一般来说,上面插杆旗是用来镇墓的。能用这样造型的帷帐座,身份非同一般,疑是帝王将相。”

      除了造型凶猛的虎文物,也有造型很萌的虎文物。江宁建中宋墓出土的母子虎形玉饰件,让人想到“母慈子孝”四个字。这件距今800多年的文物,用上等和田玉雕刻而成,展现了母虎与幼崽的母子情深。母老虎带着小老虎四肢匍匐在地上,母虎满脸慈爱,小老虎抬头凝望着妈妈,一脸幸福。“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难能可贵的是,这次展览明代绿釉十二生肖女陶俑首次齐聚,集体亮相。

      字是虎、形似虎

      一笔写出“虎”字碑

      牛年正在离场,虎年稳稳走来。

      “虎”字碑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的镇馆之宝之一,素有“百年古碑,天下第一”美誉。在这次展览上,可以看到“虎”字碑的拓片。“虎”字一笔挥就、一气呵成,字是虎,形似虎,一虎端立,雄视生威,虎头、虎嘴、虎身、虎背、虎尾,清晰可辨,仿佛正仰天长啸,又如猛虎下山。仔细端详,字里还暗藏“富甲天下”四个字,以表达美好祝愿。

      郭蓓说,“虎跃春来——壬寅虎年贺岁展”是南京市博物总馆以生肖文化为主题举办开年贺岁展的延续。展览以厚重的文物“虎”、生动的文化“虎”、喜庆的民俗“虎”,为大家解读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涵义。

      逛完展览,观众还可以和展厅外的两只超萌的卡通虎形象合影打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