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万世居跨向东部旅游基地 坪山区的这些发展变化美值得欣赏!
- 发布时间:2021-12-06 10:21
- 作者:www.yfxzm.com
在至今已有215年历史的大万世居内广场前,大万世居古朴的历史和风姿通过大万世居客家民居体验游首发式和大型客家风情文艺演出将向世人展现。
位于龙岗坪山街道的大万世居是深圳市较为典型的大型客家围屋建筑。目前,坪山街道以大万世居为中心,挖掘文化资源,加快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移,实现文化和制造业的结合,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文化与休闲业的结合,建设文化坪山,实现坪山文化产业的
跨跃式发展。
东方特色古老城堡
1984年,大万世居被列为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接近傍晚时分,我们造访了大万世居。远远地看见它灰色的外墙,被涂上了淡淡的夕阳余晖。走近了发现,围墙6米多高,四边合围,周长约500米,整座围屋就是被这样坚固如城墙的围墙包围起来,呈城堡式“宝斗”形,为双层复合结构,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围内共有房屋400余间,曾居住曾姓100多户人家。这样恢弘的气势,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座真正颇具东方特色的古老城堡。
城堡式围楼是东江流域和深圳、香港客家民居的一大特色。外墙用“三合土”(泥、灰、沙)夯筑而成,围墙非常厚,墙上还开有黑洞洞的枪眼。大万世居平面近方形,以宗祠为中心对称布局,师承“前后三坐落,左右两护厝”的典型客家民居布局形式,宗祠由三重大殿组成,呈三进两井结构,雕梁画栋,牌匾楹联点缀其间,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和客家人的变迁,极具历史艺术价值。大万世居分内外两层围墙,内围平面呈回字形;外围平面呈梯形。两围四角各有四座碉楼,碉楼与碉楼间又有巡道,称“走马廊”,可供人在上面巡逻守卫。
整座围屋形成“八阁走马楼、九天十八井”的格局。九天十八井即九条天街,十八个大天井。天街布局为纵六横三,间有小巷,纵横交错,像座迷宫。街巷地面全用灰沙或鹅卵石铺砌。其外,各家宅院大体都有独户天井。天井有地沟通天街排水沟,排水沟有涵管与围屋10米开外的半月形大池塘相通。池塘有出水闸,排水极为方便。整个围屋布局既科学合理,又完全体现了城堡的特色。
保护与开发客家围屋
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见证,也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坪山街道将大万世居作为旅游开发项目和客家建筑艺术研究的基地。
随着生活的富裕,这座历尽200多年沧桑、居住了一代又一代曾氏子孙的客家城堡开始被遗忘。2002年,曾端义最后一位后人搬离了大万世居。围墙内400多间房屋被屋主租给了外来务工者。这些人在大万世居里养鸡、种菜、做豆腐、分拣垃圾……但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见证,也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坪山街道对大万世居保护开发非常重视:从2005年3月开始,每年投入60万元,将其租赁和接管下来,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并在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支持下,对部分房屋进行了修缮,准备将其作为旅游开发项目和客家建筑艺术研究的基地。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坪山街道已先后进行了大万世居现场勘测,并设计了《大万世居现状勘测及整体保护修缮设计成果报告》,获得省文物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
根据旅游开发策划方案,大万世居的开发按照“一核两翼一带”展开。一核指源远流长的宗祠文化。两翼指南北两侧:南侧“城市的印记”展示大万世居历史的沧桑;北侧“远去的温馨”重现客家人1791年的生活场景。一带指围屋四周的反映客家农耕文化的田园带。同时,大万世居开发主题围绕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客家精神与深圳城市精神相结合,全方位打造坪山客家文化品牌,把大万世居打造成为集民俗、历史、文化、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胜地。
据介绍,坪山街道已在大万世居下天街西侧选出10间保存较为完好的房屋用于开展客家民俗文化展,主要展示客家建筑、客家文物和客家史料。另外,他们正在征集当地客家人生产、生活、交通、娱乐、军事、婚庆、寿喜、丧葬的各种用品,让人们感受客家文化的原始生态。同时,他们将通过对大万世居200多年历史的复原,展示其发展过程的重要情节和片断,体现客家文化在坪山乃至深圳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他们还将在现场进行坪山麒麟表演、客家婚俗表演,让参观者参与其中,体会活生生的客家文化。
在推介会后,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力争修缮后的大万世居成为明年深圳文博会龙岗分会场之一,并在文博会上展示28个客家文化旅游项目,探讨和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大万世居模式。
5年打造东部旅游基地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以“大万世居”为基地,以客家文化为内涵的综合文化旅游胜地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挖掘、开发、推广大万世居的过程中,坪山街道的指导思想是通过保护客家文化遗产,体验客家民俗风情,使大万世居引领坪山旅游资源群,使山水旅游、生态旅游、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在坪山大地相映生辉!
在今年“龙岗区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下,坪山街道将文化产业纳入“坪山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范围,明确该街道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该街道将以有210多年历史的大万世居为中心,建设大万世居客家民俗馆,培育客家特产、风情饮食、星级酒店、文化产品经营一条街,形成3平方公里客家特色旅游城,以带动周边第三产业。并力争到2010年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文化企业,建成深圳东部旅游重要基地和区域枢纽、逐步把坪山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化名城。
按照建设深圳产业中心和深圳东部新城发展的定位,进一步依托坪山人文、自然资源,打造文化坪山名片,开发大万世居客家村、鹏茜矿山公园、坪山体育公园3个品牌,其中以大万世居为中心,建设3平方公里客家特色旅游城成为亮点。2004年以来,坪山街道以“发展四类文化,打造五大品牌”为目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大力繁荣基础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区文化、构筑休闲文化,打造文化设施品牌、生态品牌、旅游品牌、客家品牌、体育品牌,启动了第一个5年文化发展规划。
同时,开发鹏茜矿山公园也成为坪山街道的文化发展重点,做好初步设计与建设筹划工作。设计方案初步规划为13个分区,分三期建设,首期建设包括入口服务区、沧海桑田区、博物科普区、地球之旅区、太空探秘区等,这些分区集中表现矿山公园主题。现已完成项目概念策划方案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式进入动工建设阶段。做好资源保护与前期包装工作。在保护现有资源、矿山遗迹、严格控制违法建筑和制止无序开发的前提下,完善必要设施。通过前期包装,提升鹏茜公园的品牌和开发价值。
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以“大万世居”为基地,以客家文化为内涵,配以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设施的综合文化旅游胜地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大万世居
龙岗区曾是深圳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区内散布着的100多个大大小小的客家围龙屋记录着客家人在此地的辉煌。其中,尤以“大万世居”的曾氏最为显赫。位于坪山街道大万路33号的大万世居系曾氏先祖曾端义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至今已历200多年,保存较为完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