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旅最新发展规划欲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 发布时间:2022-01-10 14:32
- 作者:www.yfxzm.com
近日,德城区对外释放出文旅行业下一步发展规划。
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2年区文化中心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2026年前,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争创国家一级馆成功。推进城乡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缩小城乡差距,着重发挥总分馆效能,实现区、镇街、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共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服务效能。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为基层活动室购置配备文化娱乐器材,逐步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广泛开展特色文化、精品文化活动,促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升。
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推出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作品,争取每年创作2-3个在德州市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每届德州长河文艺奖评选,我区要有不少于5个作品获奖,2026年力争有1-2个作品入围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或山东泰山文艺奖评选。
三、完善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实施 "精准滴灌"工程,推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到实处,对接需求输送培训、阅读、文艺演出、非遗展示等活动资源。一是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织实施"你点单,我唱戏"戏曲进乡村活动,积极推行农村公益电影"群众点单"放映服务,开展百部优秀电影进社区主题放映活动,播放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教片、反映党史国史、宣传脱贫攻坚的优秀影片,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二是用好用活农家书屋。按照"百姓点单、按需制单"的要求,对农家书屋进行图书更新。将图书馆总分馆制基层服务点与农家书屋工作相结合,定期进行图书流通,增加图书的可读性,提高基层服务点和农家书屋使用效能。三是推进综合文化站社会化运作。引导、支持各类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综合文化站运营管理、文艺骨干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在文化的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争取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覆盖率2026年年底达到70%。
四、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创建"运河古韵、欢乐德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持续举办德城区社区文化艺术节,推动"欢乐进万家"文艺队伍进小区、"唱响德城、畅享未来"市民歌唱大赛、"舞动德城、健康生活"传统秧歌大赛、"书香德城、悦读生活"读书摄影大赛等系列活动。在全区农村社区开展"一村一品"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工作,打造德城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影响力,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演出,建立组织协调、资金保障机制,力争实现"一年一校一场戏"目标。
五、建设书香德城。一是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2年内全区拟建设城市书房10处。推动农家书屋、社区图书室与"四点半学校"、"大学生暑期志愿活动"等对接,切实发挥基层图书室服务效能,为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注入强大的文化内核,让市民随时随地享受阅读之趣。二是持续推进建设图书分馆、村(社区)图书服务点,完善图书阅读设施。做好图书阅读推广,广泛开展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营造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三是以"书香德城、悦读生活"为主题,每年开展读书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朗读比赛等系列活动,以基层图书室为阵地,开展公益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等活动,推动阅读向基层延伸,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打造书香满溢城市。
六、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根据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结合我区实际,规划建设大运河文化景观带和运河文化旅游集中展示区,将大运河德城段文旅融合全域旅游项目列入德州市、山东省乃至国家发展规划。
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现有乡村旅游景区设施进行提档升级。提升运河办事处九龙湾采摘园、黄河涯镇奥德曼葡萄园、二屯镇尚耕田园、天衢办事处乾兆花海档次。加快黄河涯万亩桃园树种更新换代,沿铁路沿线和101省道打造从南外环到马颊河的10公里长的桃花林。加快伍德水果农场、京熙射击场建设进度,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到2026年,全区A级旅游景区新增4个以上,至少达到1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达到5个以上。
七、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完善工业遗存旅游功能,充分利用德州普利森机床博物馆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讲好德城工业故事。培育环球酿造、梁子黑陶、永胜斋扒鸡、酒文化博物馆打造省级工业旅游基地。支持发展体育旅游,完善提升大运河堤顶路,建设健康步道、骑行赛道,打造大运河马拉松赛事和自行车赛事。培育康养旅游,建设一批优质康养项目。到2026年,创建省级以上旅游新业态示范基地(工业旅游、体育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3-5家。
八、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培植壮大文化产业园区。支持帮助新街口文化产业园、梁子黑陶产业园、博纳新天地、红绿彩等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不断提升产业园管理运营水平,助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持续提升德州古玩城、齐鲁古玩城、大运河古玩城的管理水平,形成古玩产业集聚和示范效应,争取创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园荣誉称号。力争2026年我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达到10个。二是创新开发文旅商品。整合全区工业产品、非遗产品等资源优势,对接国内、省内知名文创设计公司,搭建线上、线下的研发营销平台,推进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的创新开发与经营。到2026年,文旅商品销售达到1亿元以上。三是持续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以山东省文旅惠民消费季为主要抓手,用好省市优惠扶持政策和资金,组织好文旅惠民消费季定向券的发放。组织我区文旅企业广泛参与山东文化旅游国际博览会、德州市旅发大会以及文化产品进景区等活动,为文旅企业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到2026年,经常参与活动的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九、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研究制定我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文物进行及时修缮保护,可对外展示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序对外开放,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对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构建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示范区,推动北厂漕仓遗址、德州码头、德州仓储建筑群、苏禄王御园、德州电厂机房等重点文物的保护。深入挖掘本地运河文化、仓储文化、民俗文化、商贾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推动建设漕运文化主题公园,再现漕运繁华景观。鼓励支持德州普里森机床博物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到2026年,新增市级以上文保单位20家,非国有文物展示场馆5家。
十、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养激励机制,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开展非物质文化产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等系列活动。开展非遗项目公益性文化培训,普及传统文化,让文化遗产活化为城市名片。加强市级以上特别是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到2026年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达到50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达到15项。
十一、全面提升市场管理和执法水平。优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环境。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扩大"一链办理"服务范围。做好文旅市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文旅市场管理系统应用,依法完成经营单位核查。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严打侵权盗版、"涉黄涉非",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