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曾有个“桃花源记”般的“陕西村” 隐世百年见到国人问:是何大清年代?
- 发布时间:2021-11-26 14:13
- 作者:www.yfxzm.com
在陶渊明的笔下,曾经刻画出了一个很是美妙的世外桃源,在那里的人们过上了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美好生活,可那也只是陶渊明心中一个美好的幻想。
可之所以人们对于世外桃源如此向往,不单单因其远离喧嚣,也是因为与世隔绝后,也就意味着某一种文化会得到更好的传承,虽没有其他文化的融入,却也能将这一文化的特色发挥到极致。
源于曾经动荡的时代背景,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还真的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的存在。
在如今的俄罗斯境内,存在一个名叫“陕西村”的地方,那里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是当地人的先祖为了躲避战祸而建立起来的家园。
那里的民众来自中国,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先祖由来。当这一被遗忘的角落重现天日时,那里的民众询问的居然是:“大清怎么样了?”实际上,“陕西村”同样是曾经战乱年代的苦果,可源于此,也成就了文化传承的幸运。
战乱引发迁移开始与世隔绝生活
在历史不断演变的过程之中,一旦出现战乱,那么受到伤害最多的往往都是那些无辜的百姓们。
他们在不断躲避战乱的时候,会不断地迁移,而正是在这样迁移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出现各个民族的交融。
前文提到的“陕西村”,也是战乱时期人口不断迁移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陕西村”会出现在苏联境内呢?其实就是因为战争之中,官阀的凶残以及统治者的冷血,当时的无辜百姓,为了可以找到一个供自己安居乐业的地方,开始了颠沛流离寻找一个叫“家园”的地方。
“陕西村”的出现,恰恰就是这些百姓,在不断地寻找之中缔造的。
现在的他们,居住在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交界点上。他们有着和每一个炎黄子孙一样的黑头发、黄皮肤,和当地人的身材样貌迥乎不同。
甚至在和他们交谈之中会发现,他们和现中国境内陕西的百姓一样,说着一口流利的陕西话。
当人们身处“陕西村”的那个感觉很是奇妙,像是来到了世界上另一个陕西一样,像是世界上所存在的另一个平行空间一样。
他们在“陕西村”过得很是幸福满足,就像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一样,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事隔经年的现在,中国飞速发展,人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发展好像在“陕西村”按下了止步键。
在那里,他们还是称政府部门为“衙门”,而相关的政府官员也被称为是“衙役”。
我们现如今,很多只能在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看到的词汇:学堂、营生等,还是那里人们的常用语言。
后来当一些相关考察学者,到“陕西村”一揭其神秘面纱的时候,他们万分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的同胞。随着专家学者不断地研究发现,这些朴实的“陕西村”居民其实就是甘肃、陕西以及新疆这三个地区的回族人民的后裔。
保留陕西传统文化
虽然这些人们一直在异国他乡生活,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文化,他们一代一代地用教育的方式,沿用着最古老的陕西方言。
我们现在到该地会发现,当地的百姓说着一口流利的陕西话,在家中用的灶台、炕等都有着浓厚的陕西色彩。而且他们的建筑等,也一直沿用着最传统的陕西风格。
现如今我们很多人,都渐渐忘记了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可是在遥远的“陕西村”我们却能看见曾经的陕西岁月。
就算是到了现在,该地的年轻人们也开始了自由恋爱,但是其也没有摒弃原本说媒、下聘礼以及迎亲回门等传统的中国婚礼步骤。
结婚的时候,新娘一定要盖上红盖头,身上穿着金钱绣花的大襟长袍,脚踩着绣花鞋方能嫁给自己的心上人。
文化交融并催生出特有文化
正是因为“陕西村”与世隔绝,消息很是闭塞,使得其可以在我们眼前重现百年之前的历史,在那里我们可以找到秦腔的优秀传人,听到来自过去的天籁之音。或许,这是历史长河中时间悄悄给我们藏起来的美好礼物。
随着文化不断地交融,“陕西村”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陕西村”。我们不难发现,“陕西村”不仅仅很好地保留了传统的、丰富的陕西民俗,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和当地的俄罗斯文化进行交融。
他们不仅仅会在日常生活中说一口流利的陕西话,也要学习并掌握哈萨克和俄罗斯的语言。
聪明的“陕西村”人民还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他们的文字——东干语。这一门语言是只有“陕西村”的人才会用的语言,其完整地是“陕西村”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们或许会觉得“陕西村”的存在很是不可思议,但是其也恰恰就是符合情理的。
现在“陕西村”的人们生活得很好,但是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或许还是可以感觉到一些无奈和哀伤。
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他们才终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园,为了那一份安宁,到底吃了多少苦也只有他们自己说得清楚了。
结语
文化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如果“陕西村”的人们没有一代一代把传统的文化代代相传,那么现如今他们可能已经彻底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和俄罗斯当地人不断的交流之中,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