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十四五”开局之年蓬江发展扬帆起航

      • 发布时间:2021-12-30 11:28
      • 作者:www.yfxzm.com

      西江滚滚竞风流,滨江高楼拔地起。而今追梦潮头涌,蓬江正是扬帆时。

      蓬江,是江门的中心城区。中心,意味着其在全市发展大局的独特地位,意味着其承担的重要使命,意味着各界寄予的期待。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关键节点,蓬江未来如何发展备受各界关注。

      江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提升主城区区域影响力、集中力量建好滨江新区、加快蓬江产业园建设等,对蓬江区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蓬江区委书记劳茂昌表示,蓬江区提出将以坐不得、等不起的奋斗姿态,围绕市党代会部署,心怀“国之大者”,感恩自强奋进,以冲天干劲大力实施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即科创倍增、工业突破、产城融合、融合开放、聚才引才、惠民利民、法治蓬江行动,为江门奋力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蓬江贡献。

      当下的蓬江,经历过去不容易、不平凡、不简单的五年后,已经拥有新的发展基础:持续发挥中心城区优势,深化与港澳合作的力度明显加大,综合实力跃升,人口流入增加,中心城区创业创新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持续提升。

      如今,在新的赶考路上,锚定六大目标,蓬江以“勇担使命、争创一流”的担当,奋力继续前行。一个“了不得”的蓬江,正在走来。

      发展序章

      经历5年的发展后,蓬江又到了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再出发的关键时刻。“过去五年我们蓬江的发展可谓不平凡、不简单、不容易。”在蓬江区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之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蓬江区委书记、市滨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劳茂昌如是总结。

      疫情叠加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使蓬江经历巨大挑战。外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疫情持续演变;内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任重道远,城市品质能级不够高,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仍存在短板弱项。

      沧海横流显本色。面对不同寻常的“大考”,蓬江作为江门的中心城区,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交出一份不平凡、不简单、不容易的成绩单。

      滨江新区从五年前的初见雏形,到五年后更添活力。这里集聚形成总部经济、会展、文旅、先进制造业等产业;江门体育中心、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园山湖公园聚集人气;市档案中心、区文化中心、银葵医院、“十路一湖”等项目加快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蓬江产业园面积如今扩大至3.8万多亩,成功创建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四星级),承载力增强。

      网红潮流地启明里从旧街区转变为网红文旅商圈,怀旧情怀与潮流元素在这里碰撞、融合,赋予老街区新活力,蓬江文商旅品牌越叫越响。

      5年来,蓬江综合实力实现跃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20亿元;“1+3”产业平台载体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人口有所增加且大部分是中青年;从教育、医疗、养老、居住到生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

      六大目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经历不容易、不平凡、不简单的五年后观察蓬江的发展,这句话提供了一个契合点。

      当前,“双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正加速推进,江门抢抓机遇,正全力实施“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港澳融合、侨都赋能、人才倍增”六大工程,全力构建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格局。

      作为江门的中心城区,蓬江在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更要有有力的担当。立足中心城区的优势和过去五年的发展基础,蓬江以“六大目标”,深入剖析了其新的时代使命。这“六大目标”包括: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改革开放新高地、智慧创新生态城、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现代生态宜居城区、民生典范区。

      “先行区”“新高地”“示范区”“典范区”等关键词彰显了蓬江勇担使命、争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

      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就意味着蓬江要打破现有的区域发展局限。当前,蓬江仍然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任重道远,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更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作支撑,发展后劲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不高,高品质消费缺乏等问题。蓬江提出要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正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未来的发展赢取更大的空间。

      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目标,彰显蓬江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决心。蓬江拥有一定的产城融合基础,产业配套逐渐完善,积极参与创建省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试点。实现争先,就要求蓬江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区能级量级。

      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展现了蓬江向改革要动力的决心。蓬江将与港澳规则对接、融合发展,推进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聚焦企业、平台、技术、人才、环境、服务,强化创新载体建设,蓬江区致力于成为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首选之地。

      面对中心城区的发展压力,蓬江更是自我加压,提出打造民生典范区。中心城区有着更为集中的人口,市民对公共产品的要求更高,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高。蓬江的民生发展也关系到全市民生发展水平。这也要求蓬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围绕“六大目标”,在蓬江区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蓬江区区长马品高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部署,其中提出的系列“国字号”新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科创方面,要力争将珠西创谷打造成面向港澳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探索建设新时代华侨经济文化合作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先行区;产业方面,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要按照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标准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管理运营效能,推进国家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文旅方面,要推动江门体育中心申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启明里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民生方面,要努力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施工蓝图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确目标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

      蓬江努力在区位上做文章,放大优势。今年以来,蓬江不断谋划推进多个重要交通项目,不少项目对于释放和放大蓬江的区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还具有决定性意义。以南沙港铁路滨江新区站为例,其自广珠铁路江门北站引出,向东南方向经鹤山、滨江新区,进入顺德、中山、广州南沙港区,其通车后,可直接缩短滨江新区至南沙港区的距离。对于蓬江而言,则意味着蓬江同时拥有了港口和铁路资源,意义特殊。

      中心城区的优势也在不断放大,高标准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配套保障,成为蓬江的城市名片之一。“十三五”期间,蓬江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主城区形成3万—10万人拥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格局;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正加快形成。

      未来五年是蓬江区全力打造千亿GDP强区的关键时期,抓好自身优势高质量走好这五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紧握产业这一王牌,蓬江擎画出未来产业蓝图。蓬江将不断推进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蓬江片区建设,全力争取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推动蓬江片区到2025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200亿元。同时打造“3+2”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围绕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食品、摩托车及零配件等产业集群,优化提升“链长制”,构建“链主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的产业生态。

      通过实施城市空间优化战略,蓬江将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能级量级。蓬江区将实施“东部岛岸联动、西部工业集聚、南部更新提质、北部城乡融合”的城市空间优化战略,推动各区强化功能、彰显特色。同时推动“1+3”产业平台提质增效。

      民生福祉将不断增进。蓬江区将加快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构建15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加快“康养结合”和“社区嵌入式”养老载体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以真抓实干贯彻发展蓝图,以冲天干劲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五年,蓬江有望加快走向“了不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