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罗湖"中国梦"上演新时代先锋精神

      • 发布时间:2021-12-17 17:07
      • 作者:www.yfxzm.com

      15年前,从四川达州来深务工的邱兴堂,接过了深圳市罗湖区第一面流动党员党支部的旗帜。

      如今,在党建的引领下,他和其他务工者们努力奋斗,积极生活,互帮互助,以正当途径维权,热心社区志愿服务,在城市稳稳扎根。

      这是一个中国"原版"的现代化故事,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在罗湖追寻"中国梦"的故事。12月10日,在"先锋精神 奋斗文化"大讨论系列活动"融合之路——罗湖来深建设者党建研讨会"上,专家与来深务工者面对面,共同探讨、挖掘故事背后的深意。

      "作为改革开放的策源地,罗湖逐渐形成了'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这一宝贵血脉,广大外来务工者就是践行者之一。城中村农业转移人口党建,探索解决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发展的时代课题。"罗湖区委书记刘胜表示。

      图片

      图片

      探索:建立12家流动党员党组织

      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罗湖区外来人员在总人口中占比近3/4,其中近20万外来务工者聚居在全区31个城中村里。

      从2007年起,罗湖区提出,将党支部建在农业转移人口聚集的城中村,坚持以党员带群众、以同乡服务同乡理念,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综合服务、参与治理的功能。"联系、服务、凝聚农民工群体,让这些来深奋斗者融入罗湖,成为罗湖现代化城区治理体系的主体力量。"罗湖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米勇表示。

      目前,罗湖区已经建立了四川达州、广安、湖北荆州等12家流动党员党组织,管理党员600多名。

      罗湖从多个角度,为农业转移人口党建赋权赋能。通过社区走访调研,挖掘了一批公益心强、具备管理能力和号召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担任党组织书记。同时,定期组织其参与区级社区书记培训班、外出调研培训班、与区委党校合办电大学历班;每年召开两次党组织书记座谈会,就城中村农业转移人口党建工作进行专门指导。

      在政治参与方面,罗湖推荐非户籍城中村农业转移人口优秀党员和积极分子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参与政治生活,为群体积极发声。通过罗湖区的举荐,2007年至今,先后有8名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党组织书记当选深圳市党代表、人大代表,罗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社区党委班子成员。

      通过这个平台,一些来深务工者加入了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队伍,在城区治理中发挥作用。疫情期间,不少留深老乡在党员的带动下,主动参与卡口值守、疫情防控宣传、上门服务隔离人员等工作,累计志愿服务188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达1800小时。

      “罗湖城中村农业转移人党建工作,展现的是我们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在城市各类人口群体中的实践,展现的是我们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农业转移人口中,展现的是中国农民在罗湖奋斗、创业的故事,也可以说是中国农民在罗湖追求中国梦的故事。” 罗湖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高延勇表示。

      图片

      聚焦:形成破解人口流动治理难题的“罗湖经验”

      “流动党员党支部虽小,蕴含的价值却无限大!”罗湖的先行先试,引发了专家关注。其中,“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徐勇认为,人口流动治理是一道世界难题。罗湖区通过党的建设,在城中村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制度化参与渠道,形成了破解人口流动治理难题的“罗湖经验”。“这一经验不仅具有中国价值,对于世界也有借鉴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艳玲认为,有效的城市基层治理必须回应集聚性、异质性、流动性等难题。“罗湖农业转移人口党建的意义,在于其抓住了这个切口,回应了这三个问题,最终达成城市基层的活力、繁荣、有序和宜居。”

      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杨小柳看来,一些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被选为深圳市人大代表之后,从为老乡发声变为为这个城市发声;从代表群体的代言人,到关心整个城市的发展大局。“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是罗湖农业转移人口党建最大的突破。”

      自罗湖农业转移人口党建实践开始以来,南方日报南方+一直高度关注。今年4月至今,南方日报一线采编力量通过蹲点、调研、记录、传播等多种形式,先后在南方日报、南方+开辟专栏,聚焦罗湖农业转移人口党建,挖掘和还原了这一治理创新案例,传播效果佳,社会反响热烈。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编委王溪勇指出,作为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近年来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媒体深度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强化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的同时,也在智库建设方面也在不断发力。希望通过智库服务,依托传媒力量,为推动罗湖基层治理现代化做出贡献。

      研讨会上,5名相关专家获聘为罗湖区党建发展和城区治理咨询委员会专家、南方城市智库专家成员;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调研实践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调研实践基地、深圳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调研实践基地、南方城市智库罗湖党建研究基地等4家基地在罗湖揭牌。

      未来:推动标准化建设向全面示范引领转变

      第一代来深建设者正在老去,新一代人还在源源不断地到来。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党建又将面临新的挑战。

      接下来,罗湖区将发布《关于加强来深建设者党建工作完善罗湖城区党建生态体系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来深建设者群体融入罗湖城区发展规划,努力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平等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保障,让广大来深建设者的奋斗者故事,成为新时代罗湖先锋精神和奋斗文化的注脚。

      图片

      《方案》提出,聚焦组织建设、精准服务、融入城市、资源整合等四个方面,通过全面加强来深建设者党建工作,推动标准化建设向全面示范引领转变,使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完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凸显。

      罗湖希望,让来深建设者一方面享受更多政治参与、社会参与、社区参与的权利,城市主人翁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更加舒适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片

      "未来,罗湖应该把一些相关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包括参与机制、参与方式以及基本的协商会议开会形式等等,都需要制度规范。有了资源和制度化的支撑,农业转移人口党建才能走的更长远。"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文表示。

      "人群的需求会随着时间、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唐娟提出,罗湖农业转移人口党建模式想要继续向前,就要保证在宗旨不变的大前提下,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工作措施创新,增加新的细节,继续充实完善。

      相关推荐: